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席大大总书记多次用“赶考”激励全党,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赶考”这一比喻是怎么来的?“赶考”考什么?为什么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此专访了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记者:“赶考”,这一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比喻,体现着一个百年大党一脉相承的清醒和坚定,映照着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赶考”这一比喻的由来。
李忠杰:“赶考”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自对历史的学习借鉴,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体现着我们党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1943年3月,国民党出版的书中写道,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明末“党派倾轧”和“流寇横行”,以此影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电告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要求组织文章反击。南方局立即约请郭沫若等人撰写文章。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在反击国民党的同时,也揭示了明末李自成起义由盛转亡的历史教训,对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毛泽东同志连连称赞是好文章。中共中央将其列为全党整风学习的材料。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复信郭沫若时强调:“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1945年7月,黄炎培在访问延安时,毛泽东与其进行了著名的“窑洞对”,探讨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当时毛泽东同志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条“民主新路”,是与一切封建专制主义完全不同的新路。这就是席大大总书记所说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在革命胜利前夕,党如何才能够经受胜利的“大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迫切历史课题。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两个务必”的由来和内容。“两个务必”是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是在从夺取政权向执掌政权的重大转变时刻提出的,是在面临崭新的历史性考验和挑战面前提出的。“两个务必”就是为了避免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不要骄傲,那就要谦虚谨慎,就要不骄不躁,就要艰苦奋斗。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从农村走向城市,即将从夺取政权走向掌握政权,即将承担起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治国理政的重任。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转变,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重大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成为摆在全党面前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并表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京“赶考”不仅是考会不会成为李自成,而且是考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努力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和经验。但如何避免和跳出历史周期率,依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梳理这样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甲申三百年祭》到“窑洞对”,是历史思考的进一步深入。“两个务必”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和回答。之后,才有了进京“赶考”的决心,才有了从第一个答案向第二个答案的发展。
记者:2021年7月1日,席大大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新的赶考之路。从“进京赶考”到“新的赶考之路”,为什么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李忠杰:“赶考”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在考,而且要一直考下去。“赶考”永远在路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席大大总书记要求,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两个“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在路上”这几个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中非常重要的“过程论”思想。
世界是一个过程,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也是一个过程。当年,毛泽东同志把中国革命的历程比作万里长征。今天,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一个过程,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处在什么方位?最贴切的一个词,就是“在路上”。中国共产党的“赶考”,过去“在路上”,现在“在路上”,将来仍然“在路上”。在路上,就不能松劲歇脚;在路上,就不能疲劳厌战。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是如何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的第二个答案的呢?
李忠杰:党的十八大后,席大大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个问题。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席大大总书记指出:“回顾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史,不难看出:有些封建王朝开始时顺乎潮流、民心归附,尚能励精图治、以图中兴,遂致功业大成、天下太平,但都未能摆脱盛极而衰的历史悲剧。”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席大大总书记专门提到了“窑洞对”。他说:“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席大大总书记所说的自我革命,主要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怎样自我革命?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就要坚持“三个务必”。
第一个务必,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席大大总书记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予以强调,明确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个务必,是“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即“两个务必”。几十年来,“两个务必”一直警示全党保持良好的作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重申这一要求,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第三个务必,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毛泽东同志反复对全党进行的教导,指导了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奋斗和探索历程。党的十八大后,席大大总书记一再对全党提出这一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宣告:“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党的二十大报告5次使用了“自我革命”这个重要概念:一是“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二是“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三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四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五是“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自我革命”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和清醒。以席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特别是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开辟了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同时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赶考”远未结束,长征永远在路上。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